“红色卫衣呢?”老张的声音干涩,几乎是挤出来的,打破了死寂。他盯着屏幕,又猛地回头看向时堪和陈队,仿佛想从他们脸上找到一丝能解释这荒谬景象的线索。“监控里她明明穿着红卫衣、黑裤子出去的!”
陈队脸色铁青,额角的青筋微微跳动。他猛地抓起内线电话,手指用力得指节发白:“老张!立刻带人,去于婕家!马上把人带回局里!态度要坚决,但先别惊动她父母太多!”他的眼神锐利,“告诉于婕,是配合调查杨柳失踪的情况,请她来提供线索。措辞注意,但人必须带来,就现在!”
另一边。
天色渐亮。宋举荷的寻人启事在三点钟终于定稿。
她反复检查了几遍,确认信息无误,措辞也恰当,既表达了家属的焦急和警方的重视,又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。她将文档和杨柳的照片排版好,立刻通过邮件发送给了本市主流媒体的社会新闻版编辑、几家大型门户网站的地方频道负责人,以及几个活跃度极高的本地生活论坛和同城互助群的版主。
她靠在沙发背上,感到一阵虚脱般的疲惫,但神经依然紧绷。她盯着手机,等待着时堪的下一条信息,刷新着几个主要的本地论坛和微博同城热搜榜。时间一分一秒瞬移,像是沙漏刻在心上。
终于,在清晨四点多,本市影响力最大的新闻APP“沈城新闻”率先在首页推送了弹窗新闻:
“寻人启事!21岁女孩杨柳昨晚离奇失踪,警方介入调查!”
紧接着,其他几家媒体也陆续跟进,杨柳的照片和寻人启事的核心信息迅速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扩散。一些热心网友开始自发转发。宋举荷心中稍稍松了口气,沉重的心思化开一点点。
于家。
门铃声打破了一家人睡眠中的安静,门内拖拉着拖鞋来开门的人还满嘴抱怨:“谁啊?大半夜的……不让人睡觉。”
门被打开一个缝,于东升探出一只眼睛,紧紧贴着门。视线内,站在最前面的应该是一个老刑警了。他的头发已经有些花白,但腰板依旧挺直着。身后跟着几个年轻的小刑警。
“抱歉于先生,深夜打扰。”老张亮出警察证件。“关于杨柳失踪一案,我们需要您的女儿于婕立刻回局里配合调查,提供一些线索。请她跟我们走一趟吧。”
于东升先是花了几秒钟接受了杨柳失踪这件事,他的脸上有点焦急。“这都几点了?再说了,杨柳这孩子失踪了和我们小婕也没有关系,警官你这……”他的妻子从卧室出来,一下子挤到前面来。“哎呀警官,我们小婕她虽然和杨柳关系好,但是也不见得是什么事她都知道的呀。”
老张的语气不容置疑,“只是配合问询,了解情况,也是为了尽快找到杨柳。请你们理解一下。”
于东升刚想再辩驳几句,另一间紧闭的房门轻轻响了,门被推开。于婕已经换好了一身简单的T恤和牛仔裤。她的目光浅浅停留在老张身上,又礼貌的对老张笑笑。“爸,妈,我跟警官去一趟吧,说清楚就回来。不会有事的。”
警车在凌晨空旷的街道上疾驰,闪烁的警灯和路边的景物像是被切割的两幅画面,微弱的光投在于婕沉默的侧脸上,她偏头倚在警车的车壁上,倒退的路灯像是一排排竹筷插在米饭里。车内并无人说话,只有引擎的低鸣和轮胎摩擦路面的声音,气氛瞬间压抑起来。
两个年轻警官互相推辞着去搭话。“韩,你去。”“啧,你怎么不去,你去。”
于婕无奈的看两人一眼,“警官想问我什么就问吧。”
韩警官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,“你和杨柳是几点分开准备各自回家的呢?”
“大概九点十五分,我和柳从奶茶店出来,她说不想再逛了,我和她到来福巷交汇处的地方就各回各家了。”
“哪个奶茶店?”另一名年轻警察补充。
“就是向顺路那条路上的喜茶,挨着影院那家。”
2号问询室
灯光被时堪刻意调得明亮而均匀,冰冷的白炽灯光线毫无情面地瀑下来,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明晃晃,也在于婕脸上投下浅淡的阴影。她坐在问询室的椅子上,面前是一次性纸杯盛着的热水,正呼呼冒着微弱的热气。时堪坐在她对面,陈队则坐在侧面稍后的位置,像一座不动的山。
“于婕是吧。”时堪的语气不像是问句。“你不用紧张,我们就是问问你关于杨柳失踪当晚的具体情况,毕竟,你是她失踪前最后联系的朋友。”他推过去一张刚刚被打印出来的截图,正是街角那个穿着红卫衣,亲昵地搭着杨柳肩膀的模糊身影。“这个人,是你吧?”
于婕的目光落在照片上,瞳孔微妙地收缩了一下。她端起纸杯,小口地抿了几口“是我。”她承认,“我们约好八点多在街角碰面的。”
“碰面去做什么?”时堪的眼神紧锁着她,像是要把她钉在瞳孔中。
“害,小女生碰面能做什么,无非就是到处逛逛。喝喝奶茶,吃吃蛋糕的。”
“具体去了哪里?哪些店呢?”时堪的问题比天气预报还精准直接。
“去喝了来福巷那家喜茶,这个在车上韩警官问过我了。”
“别的地方没去吗?”
于婕似乎是想了一下,但也就仅仅是几秒钟。“还去逛了服装店,商场里面的。柳说要买几件衣服。但是九点多商场就要关门了,所以我们就逛了几家店就离开了。”
“到底逛了哪家还记得吗?”
“这随意进去的,我怎么记得住呢。”
陈队接过话,“商场的地址报一下。”时堪快速记下地址,心里打起了算盘。电话虽然被静音,屏幕却亮起。
是宋举荷的电话。